熱烈祝賀我公司中標華中大《電子式揉混儀(yi) 》采購項目,在本次項目招標中,其他各友商都體(ti) 現出了強勁的競爭(zheng) 力,我公司項目人員在廠家的大力支持下,體(ti) 現出更有競爭(zheng) 力的解決(jue) 方案優(you) 勢,得到了用戶和專(zhuan) 家的一致認可,終榮幸中標。
美國NATIONAL和麵儀(yi) Mixograph
揉混儀(yi) 和麵儀(yi) 電子揉混儀(yi)
1 結構和原理
揉混儀(yi) 是通過測定麵團攪拌過程中流變學特性變化來檢測小麥品質的一種重要儀(yi) 器, 自上世紀三十年代發明以來,通過不斷改進改善,美國National揉混儀(yi) 在北美及西方發達國家的小麥品質育種和麵粉麵食工業(ye) 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的結構主要由攪拌器、阻尼臂、記錄儀(yi) 和數據收集分析器組成(圖1)。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攪揉麵團,測定並記錄麵團的抗揉混阻力,得到的揉混曲線圖譜(Mixogram)(圖2),給出麵團的z佳揉和時間、攪拌耐力和其它麵團流變特性及烘焙估計吸水值等指標,從(cong) 而能夠比較分辨出不同小麥間的品質差異和專(zhuan) 用麵粉的適應性。
2 同粉質儀(yi) 的比較
德國Brabender的粉質儀(yi) (Farinograph)和美國National的揉混儀(yi) (Mixograph)作為(wei) 麵團攪揉過程中流變學特性的儀(yi) 器,二者在上有著相同的地位,在世界發達國家小麥品質實驗室一直被長期使用。相比較而言,揉混儀(yi) 所具有的優(you) 勢在於(yu) :一是製造成本和價(jia) 格便宜(僅(jin) 為(wei) 粉質儀(yi) 的1/3~1/2);二是樣品需要量少(10g);三是測析速度快(一個(ge) 樣品的實驗時間僅(jin) 為(wei) 10-15分鍾),另外,揉混儀(yi) 曲線的峰值揉混時間與(yu) 實際和實驗烘焙的揉混時間有著較高的相關(guan) 性(0.95)。因此,揉混儀(yi) 在小麥育種行業(ye) 及小麥品質化學的研究領域有著更廣泛的應用。
3 技術指標及應用
揉混儀(yi) 圖譜的各項指標反應了小麥麵團的流變學特性和品質,如圖2所示,揉混圖譜中心揉混峰值是在C點,C點的高度代表耐揉峰值阻力,CD線段的長度為(wei) z佳揉混峰值時間,角度2被稱為(wei) 衰落角,角度越大表示耐揉性越差,圖譜寬度及圖譜中線以下麵積與(yu) 麵團的麵筋強度有關(guan) 。小麥內(nei) 在因素和外界條件的變化所影響的麵團流變學特性均會(hui) 在揉混儀(yi) 圖譜上得到具體(ti) 體(ti) 現。美國National揉混儀(yi) 使用方法已被批準為(wei) 美國穀物化學協會(hui) (AACC)標準方法(54-40A),其揉混轉速為(wei) 88±2rpm,z佳環境溫度要求在25±1°C,揉混峰值範圍為(wei) 0-250px,揉混時間通常0-10Min,10克型揉混儀(yi) 樣品用量為(wei) 10±0.01g。